1 性 能
性 能 |
指 标 |
颜色 |
A为黑色液体;B为白色液体. |
粘度,23℃(mpa·s) |
A 组份2000-10000
B 组份2000-10000 |
配比 A:B(重量比) |
1:1 |
比重,23℃(A/B) |
1.55/1.65 |
加温固化时间(min) |
80℃/30分钟 |
操作时间(min/室温) |
≥30 |
凝胶时间(hour/室温) |
3-6 |
完全硬化时间(h) |
24 |
硬度A(shoreA) |
55-65 |
导热系数[W/(m.k)] |
0.8 |
介电强度,(kv/mm) |
≥25 |
|
|
体积电阻系数(Ω•cm) |
≥0.5×1015 |
介电常数(1MHz) |
3.0-3.3 |
介质损耗因子(1MHz ) |
0.002 |
阻燃(UL-94VO) |
符合 |
2 用 途
应用领域一般电源电气模块、电源、传感器、太阳能接线盒等的灌封保护,能起到很好的防水绝缘的效果。
3 用 法
3.1 需灌封的电子元器件应洁净、干燥、无油。
3.2 由于该胶表干时间快,为了防止浪费应将A、B两组份按重量比1∶1称量混合均匀,搅拌均匀后将胶料脱泡(抽真空,用大于28英寸汞真空度抽吸10分钟直至气泡消除)后,即可进行灌封。
3.3固化:灌封好的制件置于室温下固化,初固后可进入下道工序,完全固全需24小时,夏季温度高,固化会快一些;冬季温度低,固化则慢一些。
3.3 应采用下列固化条件固化:23±2℃×24h或 80℃×15min。
3.4 未固化的多余的胶可以用溶剂擦除。
3.5 在23±2℃×24h后,可以进入下工序或进行相关的试验。
4 包装、贮存及运输
4.1 本品采用10kg桶包装,20kg/组配套供应。
4.2 它应贮存在阴凉、干燥、通风处,在原装未开封的容器中,自生产日期起其贮存期为一年。
4.3 该胶为无溶剂胶,按非危险品贮存和运输。
5 注意
应尽量避免胶玷污皮肤,若有则可用沾有酒精的卫生纸擦拭,再用热水和肥皂洗净,若有刺激症状产生且不消退,请就医处理。
注意事项:
一、配胶注意事项
1、在称量前对A、B 组份应适当搅拌,使沉入底部的颜料(或填料)分散到胶液中,否则会引起固化慢、
粘度和颜色不均匀等现象。
2、电子称精确度为1 克,以保证A、B 组份配比精确。
3、每次配的胶液必须在操作时间内用完,否则粘度会逐渐变大,流动性变差。
4、在用配过胶的容器再次配胶时,必须把容器内的残胶清理干净,方可继续配胶,否则容易造成胶内丝状物,流动性差。
二、灌胶注意事项
1、灌封前请先将产品内可能发生漏胶的部位适当密封后进行灌胶。
2、尽量不要让胶粘到外壳上,如果粘到表面,马上用棉布擦净。
3、固化后如果还有胶粘在外壳上,将胶撕掉后用棉布蘸酒精擦净表面即可。
4、灌胶设备应定时清洗,如果用胶壶灌胶,要保证胶壶内没有已经开始固化的胶液。
5、施胶过程中,导热介面应填充密实,避免产生空隙。
6、若长期存放,胶液中的填料可能会有部分沉降,使用前请务必将A、B胶液分别搅拌均匀后再作混合。
7、接触以下化学物质会使胶液不固化或固化不完全:
■有机锡化合物及含有机锡的硅橡胶材料
■硫、多硫化物以及其它含硫物等材料
■胺基,聚胺脂,酰胺及叠氮化物等材料
三、安全事项
1、如果胶液溅入眼睛,请立刻用大量清水冲洗,并请就医处理;
2、如果胶液接触到皮肤,请擦拭干净,并用肥皂和清水冲洗,若有刺激症状产生且不消退,请就医处理。